下面是對翁子揚的采訪,讓我們一同體會翁子楊先生是如何運用繪畫軟件來呈現自己的個人風格!
問:您從什么時候開始使用繪畫軟件進行創作?常用Corel公司旗下的哪些軟件?
答:我從2004年—2005年開始數字繪畫的創作。常用的軟件主要為Painter。
問:最初,您通過什么方式和渠道學習Corel的繪畫軟件?
答:手繪是所有繪畫的基礎,即使用Corel繪畫軟件創作也要建立在手繪基礎上。對軟件的學習,沒有特別的渠道,就是多使用,多練習。
問:大家都很關注你的水墨插畫風格,在保持個人繪畫風格方面,您是如何利用好繪畫軟件的?
答:保持個人繪畫風格很重要的兩點,首先要清楚自己鐘愛的東西,其次要了解現在已經有些怎樣的繪畫。從這兩點出發,創作自己心里想的,并區別于其他人的,作品創作出來就會完全屬于自己。繪畫軟件的利用決定于創作,但游刃有余的前提是熟悉軟件的功能,并經常使用它,這樣才能根據想要的畫面效果在工具上進行各種變化。
問:結合您的水墨風格,談談Painter軟件是否能準確將傳統繪畫表現手法融入到現代數字藝術的表現形式中?
答:Painter軟件在很高程度上模擬了真實筆觸觸感。墨的深入淺出,厚薄濃淡都可以通過結合壓感筆表現出來,Painter還提供了不同的筆鋒,和紙紋,以便制造出不同的線條變化和水墨在不同紙紋上呈現的不同肌理。與其他繪畫軟件相比,Painter可以說是比較能充分體現我想要的畫面效果的工具,最好的表現了傳統繪畫手法。
問:談談您對painter的哪些功能感興趣?和大家分享一下您的使用體驗吧!
答:Painter有其他軟件無法替代的特點——對真實筆觸的模仿。正因此,它才足以表達出我許多手繪的感覺。我對Painter的使用,主要集中在毛筆,其他的功能,因為創作風格和特點的關系,涉及的不會太多。效果筆觸模擬出的油畫效果,以及馬賽克、克隆等功能是令人贊嘆的。
問:在您多年的創作過程中,繪畫軟件扮演了怎樣的一個角色?
答:正如上面所說,所有的創作必須建立在手繪基礎上。繪畫軟件也好,畫筆也好,是使用媒介的差別。創作不會變成對軟件的依賴,而是從創作目的和風格上來決定,使用更適用的媒介,繪畫軟件是輔助我創作的一種媒介。
問:作為老師,您是如何引導學生用繪畫軟件進行創作?
答:學生的創作最關鍵在于興趣,我通常會引導他們看許多不同的作品和了解新的藝術概念,這些作品都擁有獨特藝術風格,藝術概念也是國際前沿的提法,這些都有助于他們開闊眼界,提升創作品味。工具的使用是在這個基礎上順其自然的發揮,他們可以自由利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和效果,我們能做的事情就是引導,做引導要恰當,自己的年齡階層和他們現在所處的環境不一樣,可以適當的把繪畫技巧教給他們;現在的觀念變化很快,還要靠他們自己去嘗試。
問:您覺得利用電腦及軟件進行創作,給您本人以及國內的數字藝術領域發展帶來了哪些影響?
答:數字繪畫,是時代進步帶來的不可避免的改變。這種改變是好還是壞,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立場和觀點,但他的出現肯定是不可阻止的。我更愿意積極的看問題,CG數字技術是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
我的作品得到大家的認識,是因為數字繪畫,他對我來說意義非凡,但我不想因此被定位為所謂“數字繪畫大師”。對繪畫藝術的不斷追求才是我的出發點和真正關心的!
問:如何掌握這些軟件并且創作出優秀的作品,您有什么體會和Corel廣大的用戶分享?
答:想要創作出優秀的作品,只有一個途徑,那就是多畫。手繪和數字繪畫都要常練習。除此之外,多讀美學理論,多看優秀的繪畫作品,從內在提升自己的藝術涵養,也十分重要。如此才能豐富創作的內容,才能由內而外的傳達出內心的想法。
問:最近在做什么項目?并請簡單介紹一下這個項目的情況。
答:在創作方面,最近在為全國美展做準備——《長恨歌》。同樣還是傳統文化題材,只是這一次使用了更多更復雜的創作手段,作品從數量、風格、內涵上,都比以往要宏大。僅僅從創作時間和強度上,她就是從未有過的嘗試。我對她有信心。
問:最后,您希望Corel產品在哪方面有更好的表現?
答:希望軟件的運行更加穩定,否則創作的過程出錯又發現忘記保存,后果會很“可怕”!





全部評論